台灣3座核電廠 都出過意外

更新日期:2011/03/29 16:28 文/蕭富元 研究/林倖妃‧秦嘉彌

超級大震引爆日本核電廠空前危機,環太平洋地震帶周邊國的核能發電計劃卻愈建愈多。當核電廠安全不再能掛保證,台灣還潛藏4大隱形殺手,台灣會成為下一個日本嗎?

【中國12座核電廠鄰近,出意外台灣遭殃】

核能產業未來成長最快的市場,是在亞洲。全球正在興建中的62座核電廠,有3分之2位於亞洲,尤其是中國,正快速成為核電大國,不但已經有13座反應爐,還有27座正在興建。

《經濟學人》指出,以往認為在海邊建核電廠最安全,但福島核災卻是因海嘯沖毀了冷卻系統的發電機所造成。而且,全球核電廠成長最快的中國,已經運轉、或即將興建的核電廠,有16個都設在海邊,其中有12個更設在輻射污染有可能及於台灣的南部海岸。鄰近台灣的福建有2座、廣東則有5座。

【台灣核電廠 海嘯、斷層雙威脅】

台灣的4座核電廠,都在海邊,且核一廠距離山腳斷層僅7公里,核二廠約5公里。除了核四廠還在試運轉,另外3座核能廠都已經運轉2、30年。其中最老的核一廠,到2018年將面臨40年的營運期限,台電已經提出延役申請,目前還在審查中。

核一廠副廠長吳才基在媒體上說,「核一廠目前運轉已經30幾年。在國外,這一類的核電廠多在運轉40年的時候,延役20年,就是可以運轉到60年。」事實上,營運40年的福島第一核電廠,去年就剛通過延役20年。

【台灣3座核電廠,都出過意外】

位於屏東恆春的核三廠,民國90年發生台灣核能史上最嚴重事件,處熱待機狀態的1號機電力全失超過2小時,依照核能事故分級,由第2級升高到第3級,成為「無放射性物質外洩的第三類緊急事故」。

位於台北石門的核一廠,民國80年2號機管路發生輕微漏水而停機,造成台灣全島一連5天大限電。核二廠則在民國82年的大修作業嚴重違反工作規定,3名工作人員感染超量輻射劑量。

【除了核災,4大隱形殺手威脅台灣】

除了核災,台灣還面臨4大隱形殺手威脅,未來面對「複合式災難」時,台灣應該準備什麼防災計畫?

隱形殺手1:海嘯

東北角如福隆是沙岸,林口和淡水地勢低緩,都易有海嘯。高雄外海水深,南部馬尼拉海溝大地震,海嘯會直接衝入高雄,並延伸至恆春半島。蘭陽平原,海岸線低於海拔5公尺,一旦引發地震易受侵襲。

隱形殺手2:地震

全台共有33條活動斷層,台北盆地下方的山腳斷層,一旦活動,可能引發規模7以上強震。

隱形殺手3:土壤液化

台北盆地地質屬粉砂、細砂,一旦遭遇規模6.5以上地震,極可能造成土壤液化,使建築物傾頹。土壤液化危機亦存在西部,921地震時,台中、彰化、南投縣、嘉義水上鄉都曾發生過。

隱形殺手4:海底火山

沖繩外海有海底火山,距台最近的活火山是龜山島,而龜山島外的海底火山距離核四約100公里遠。

引用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329/122/2owan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歐美的英文妙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